媽媽抱著寶寶遛彎,寶寶手里拿著好吃的。

某熟人走過,看見孩子可愛,于是走過來逗一句:“吃什么呢?給我吃一口唄!”

要是給了,就夸一句“真大方,好乖”;

要是不給,就半開玩笑地說:“小孩子護食可不行,太小氣了!”


這樣的經(jīng)歷,大概每個孩子小時候都經(jīng)歷過。


可是這樣就可以從小教會他“分享”嗎?


“分享”的本質(zhì)是什么?


心理學家認為,分享與合作、助人等行為一樣,同屬于利他主義的親社會行為。利他行為,通俗地講,就是孩子能夠從他人角度考慮,并付諸行動,使他人獲利的行為。


分享,應該是自愿自發(fā)地,希望與別人一起享有某些利益,并且從中得到快樂的行為。

 

孩子在兩歲之前,思維意識是以自我為中心的,把自己的需要當做出發(fā)點,這時的“自私”是無可厚非的天性。所以,這時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將把東西“讓出去”和感受“分享”的樂趣聯(lián)系到一起。

 

孩子會不會把手里的東西給你,并不意味著你是否“有面子”或者孩子懂不懂“分享”,而是取決于在孩子眼里這樣東西的重要程度。

 

用“問孩子要東西”的方式,教會孩子“分享”,根本是不可能的,只會為孩子成長埋下隱患。

 

那么,教導孩子學會“分享”的正確方式究竟是什么呢?

 

 利用嬰兒特有的“秩序意識”,把分享變成生活的常態(tài)內(nèi)容。

 

從嬰兒時期,孩子就對事情進行的“先”“后”,物品擺放的位置等等有明確的“秩序意識”,對破壞“秩序”的行為非常敏感。那就好好“利用”這一點吧!

 

全家一起分水果零食的時候,不要把最好的先拿給孩子,而是讓他來主持“分”的工作,每個人分一個,先給奶奶爺爺,再給爸爸媽媽、姑姑伯伯,最后給自己。這樣能幫助孩子形成“分享”的意識,把這樣做看成是理所應當?shù)?,避免在吃東西時霸道地獨占。

 

在孩子與同伴發(fā)生爭執(zhí)的時候,多使用“情感解釋”的方式。

 

那些更具有同情心的幼兒,他們的母親極少使用斥責或者懲罰等強制手段教育孩子,更多的時候會使用“情感解釋”的教養(yǎng)策略。

 

比如,孩子和伙伴發(fā)生爭執(zhí)時,如果我們這樣說:“你看,你把他弄哭了,你推了他,他摔的很疼?!?span style="margin:0px;padding:0px;color:rgba(239, 20, 111, 0.682353);-ms-word-wrap:break-word !important;max-width:100%;box-sizing:border-box;">這樣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與同伴悲傷之間的關(guān)系,培養(yǎng)孩子的同理心。


 樹立榜樣,強化行為示范。


美國兒童關(guān)愛與教育組織專家勞拉?奧爾森表示,身教重于言教,父母的行為對孩子影響最大。因此,為孩子做出“分享示范”。


比如,吃三明治的時候,問問孩子“你要吃一塊嗎?”父母做其他事情時候,也應注意讓孩子觀察到父母在“分享”。

 

當孩子做出“分享”“合作”“助人”等利他性質(zhì)的行為時,適時給予肯定鼓勵。

 

鼓勵一定不能是物質(zhì)獎勵,否則等孩子長大,錢有可能會成為孩子的衡量標準,那么用什么最有效果呢?微笑、擁抱、口頭贊揚,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認可的愛,這些都是有力的正面強化。

 

孕福藥業(yè)提醒注意:不要強迫孩子分享!

 

育兒專家米歇爾?拉羅維表示,與大人一樣,小家伙也會有自己特別珍愛的玩具或圖書,不要強迫孩子與他人分享。


告訴孩子,與小伙伴一起玩的時候,不要把自己珍愛的東西拿出來炫耀。